近日,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埕北油田传来喜讯,其年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万立方米,约为1985年投产之初的2.3倍。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埕北油田开发效率的显著提升,也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埕北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于1985年建成投产,是我国首个完全按照国际规范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海上油田。自投产以来,该油田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超过140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支柱。
经过近40年的开发,埕北油田已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面临剩余油分布零散、油水关系复杂等挑战。为突破开发瓶颈,科研团队创新提出了“小波及、弱驱替”的剩余油分布模式,通过精细构造预测和储层解剖,成功实现了对剩余油的精准刻画。这一技术突破使埕北油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和可动用储量均增长25%以上,为油田的持续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开发模式创新,实施了一系列精细挖潜措施。2016年,埕北油田完成了我国海上首个大规模平台改造工程,显著提升了油田的生产处理能力。2024年,亚洲首座集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于一体的共建平台正式投产,不仅为油田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还推动了油田产量再创新高。
埕北油田的成功实践打破了传统油田开发递减的“铁律”,为海洋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海上平台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这一成就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